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泾县之窗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
x
泾县黄村镇九峰村的郑礼红经商多年
于其而言
创收致富的路子有很多
但他却选择了
香菇种植“性价比”最低的一项
带领大家一起致富



2017年,郑礼红带领当地村民发展香菇种植,种植户没钱投资,他帮忙垫资;大伙种出的香菇,他包购包销;当地村民生活贫困,他提供岗位帮扶增收……和之前经营的项目比,种香菇挣得少,别人都说郑礼红“捡芝麻丢西瓜”,但他却认为:“这能带动大伙一起增收,大伙一起富,才是真的富。”

郑礼红此前一直开办实业,有着不菲的收入。2017年,郑礼红成立启远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,开展香菇规模化种植。“虽然可预见收益会大幅减少,但种香菇这事大伙都能参与,都能实现增收。”郑礼红说道。

一期,郑礼红共投入数十万元,购入20万棒香菇种。其中,10万棒自己经营,另10万棒发包给有意向的农户经营。首期4户加入,他们有的无钱投入,郑礼红索性帮他们垫资开展生产,产出后再回收前期垫资款。种出香菇,郑礼红包购包销,种植户们吃下了定心丸。种植首年,种植户户均收入4万元。后两年,郑礼红不断扩大规模,参与种植的农户也日渐增多。目前,启远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年种植香菇50万棒,吸纳种植户11户。

48岁的李百峰是九峰村村民,此前一直辗转外地务工,近年因照顾父母选择返乡。没技术、没文凭,“干点啥营生”让李百峰苦恼不已。去年开始,李百峰加入到郑礼红的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,承包了1.8万棒香菇种植。一年下来,李百峰实现收入近4万元。“在家种香菇,不仅能照顾到年迈的父母,种植收入也比在工地上干活强得多。”李百峰说。

受益的不仅是种植户,香菇规模化种植同样惠及了当地贫困户。“剪根、采摘、装箱,处处都要用工。面积较大的种植户需要请人,家庭农场更需要请人开展作业。”郑礼红说,香菇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种植期间,农场尽可能多聘当地村民,尤其优先考虑贫困村民,为他们提供岗位、帮他们实现增收。

今年70岁的王四太此前在工地干活,年事已高,不适合重体力劳动,回村后一直闲赋在家。因无收入,生活贫困。启远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开办后,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农场打工,负责香菇大棚的日常管护。“浇浇水、松松地,有时候也帮忙采采香菇。这些活不重,我也能干得动。”王四太表示,自己每年在农场稳定出工200多天,一年下来能挣3万多元,这样的收入不仅保证了日常生活开销,每年还能存上一笔。启远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聘请的劳务人员,大部分都是像王四太这样的大龄贫困劳力。他们利用农闲时间,从事低强度农活实现增收。

“农场开办的初衷,就是让更多的贫困村民能找到活干,甚至自己承包种植,今后我们依然会坚持下去,让更多村民,尤其是贫困村民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,实现共同增收、共同致富。”郑礼红表示,接下来农场方面会继续努力开拓市场,理性扩大种植规模,尽可能让更多村民加入其中,实现增收。



来源:宣城日报、文明宣城

分享至 : QQ空间
收藏

0 个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